一整个燕国都在供养第五潜鱼,只是有些地和地上的人是他私人的财产,有些不是。没了燕王,那些燕王底下的人算是也能分得一些地。
小白想起另一个重要的东西:「属于燕王名下牲畜,马归蓟州,但是牛的话……」
蓟州这次事出的太大,他有正当理由把上下官员都端掉,然后有了渔阳的人来顶上管理。
渔阳出了人力,他能回报他们前程,出的物力,他能直接就拿燕王这里的土地买卖了,然后按照计划安排的,给百姓分一些,还能有空馀的地。
蓟州这点人,就是地全分了,也没有人力能去开发,只能搁置,分分地也引起不了什么变动。
但是牛不一样,牛首先是不亚于地的重要财产,还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,燕王名下有一千五百多头牛,这数量很多,但是不够往下分的,分了还要担心得了牛的人不会养。
这个杨颂也早就想过了,他把自己的方案娓娓道来。
「牛定是要人照顾的。燕王的牛也分散在不同地方,臣想着可以就近找百姓买牛。一时无钱也不碍事,可以先赊贷,按照市价,每年纳税的时候多缴一些便是了。
那些为燕王养牛的人可以就近教他们怎么养,如果是他们买的话,养牛惯了的他们定然能照顾的好,减免利钱。
陛下造出来的新犁丶耧子那些也是,陛下恩泽,让他们都能看到是怎么做的,回去后他们能自己造,没有材料的话,蓟州也会造,同牛一样先赊着就是了。」
白送是不可能送的,牛白送那是奢侈的过头,工具的打造都是需要木头和铁的,白送蓟州也没那个钱。
就让他们贷款低价买,以后交钱慢慢还,不催就是了。
这几天大家都是上手摸过,试用过的,东西有多好用他们都知道,推广开的困难只有一个,他们没钱。
但这么好的东西,不赶在明年春耕前把它推广了,杨颂又不甘心。
「蓟州的百姓,孤就托付给杨公了。」小白认可了这个方案。
然后他看向了王归:「城内已经都清理干净了,燕王宫里还剩下的守卫该出来驻守城门了。
明日起,开始给不同村的百姓分发粮食,安排他们回乡。你们安排人一些人手护送,到了每一处乡间,把百姓多少户,拥有田地多少,全数记下。
走之前告诉他们,他们拥有的土地每年都是缴多少粮食,如有人在这事上欺侮他们,让他们来蓟州找杨公报案。
蓟州不行就再往南,去洛京敲登闻鼓。」
作为渔阳县里有多少财产洛京那边都知道的一清二楚的前齐贵族,理念就是以民为重的杨颂,对皇帝这个弄清楚土地数量,教导百姓不被小人欺负,整顿基层吏治的行为并不反感,而是很是赞同。
他们每年在渔阳县都一分不少的交给牛葵,凭什么燕王下面的官员小吏还能张口就是一半拿走。
小白又对杨颂道:「虽说官吏有别,但渔阳诸位对蓟州的付出,孤都看在眼里。蓟州吏员的安排,杨公做主。
还请杨公也观察一二,蓟州如有品行上佳的人才,无论是白身还是吏员,杨公皆可上奏举荐。」
说完,小白又补充一句:「不拘泥出身学识,会做木工,会养马训马,会种田的,只要才能出众者,万不可埋没了。」
有他这几天做木工做出来的成果,谁也不会再觉得木工只是个匠人活计了。
杨颂袖子下的手握紧,抬起来对着小白深深一揖:「陛下求贤若渴,颂定会为陛下寻觅良才!」
皇帝自己也想要人才是一回事,对杨颂来说,重点是皇帝给了他信任,他这个郡守代理的很成功,已经就差洛京下发文书官服了。
几个和皇帝有亲缘关系的,能上去谁都觉得理所当然,杨颂算是靠才华能力给自己挣下来了蓟州郡守的位置。
要说朝廷没人,那不可能,蓟州又不是南边的不毛之地,愿意来蓟州的官员肯定不少。
皇帝把蓟州交给他,蓟州基层的人事任免权也都给了他,算是默认渔阳县的几家可以进入蓟州管理体系。并且还不是一辈子都只是蓟州的吏,才能出众的,表现好的,都能有被杨颂举荐上去,做官的机会。
这避免了杨颂留在蓟州和老友们闹红脸的可能,因为这次他们真的抓住了机会,从渔阳这个小地方跳出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