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天后。
常氏的祭奠大典如约召开。
满朝文武、皇亲国戚,浩浩荡荡前往钟山,来到了常氏的陵前。
“奇怪,大哥人哪去了?”朱棣四处张望道。
不是把他流放钟山了吗?
这人呢?
刚说完,说曹操曹操就到,两个锦衣卫一左一右的把朱标架来了。
这个日子,谁都可以不到,但朱标必须得到。
锦衣卫把朱标带到马秀英面前就放下了。
此时的朱标,邋里邋遢,胡子拉碴,完全看不出当初身为太子,意气风的模样。
蓝玉轻咳一声小声道,“小茂,怎么把他吓成这样?咱这几晚也没那么吓人吧?”
常茂摇摇头,“没有吧,咱们都没靠近他。”
“唉,真是红颜薄命呐!先太子妃怎么就如此不幸,竟然摊上了赵王这样一个丈夫,赵王与他父亲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,都是这般薄情却又佯装深情的模样,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,可怜先太子妃才二十三岁便香消玉殒。”其中一位官员叹息着摇头说道。
“可不是嘛!想当年陛下还只是皇后之时,那朱重八对陛下又有几分真心实意如同最初呢?只怕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磨殆尽罢了,或许开国之后,陛下对朱重八而言,只是皇后了。”另一位官员附和道。
“自从大明建立以来,陛下便再也未曾生育过子女,若不是如此,恐怕她也会落得和先太子妃一样凄惨的下场,毕竟死了的真爱才叫真爱,活着的真爱对皇帝而言那叫政敌,说起来,陛下和当年的开平王可都算是看人不准、识错了人呐!”有人感慨万千地补充道。
“对对对,真不知如今九泉之下的开平王是否对此感到懊悔万分?”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。
就在这时,人群中有一人压低声音提议道,“既然如此,不如今日正值这盛大庆典之时机,我们一同上奏请求让赵王为先太子妃殉葬如何?虽说这殉葬之事来得稍晚一些,但总归是不会错过的,倘若再拖延下去,等到日后废除了殉葬制度,那我们可就找不到合适的借口和理由了。”
此言一出,立刻得到其他人的响应,“张大人所言甚是,甚有道理,下官完全赞同您的想法。”
于是乎,在这百官队列之中,官员们交头接耳、窃窃私语,一个个小声交流着这个大胆而又惊人的计划。
人群中,徐达站在前面听着这些人的小声叭叭,也是感慨万千。
“伯仁,如果你能活到今天,先太子妃何至于二十三岁便香消玉殒,你若是九泉之下有知,估计会恨不得砍了当初帅船救驾的自己吧。”徐达在心里暗暗道。
常遇春:我又不傻帽,我砍我自己干啥?那个朱重八不是在边上吗?劳资帮着张定边一起砍他!
马秀英看着自己的大儿子如今的模样,心中也是五味杂陈,“标儿,可悔?”
朱标抬头看向马秀英,眼中都浑浊逐渐变得清明,但又面露惊恐,“不是我,我没有,常姐姐,不是我杀你的,真的不是我。”
朱橚小声道,“四哥,我怎么感觉他好像有点疯疯癫癫的?”
朱棣点了点头,“我也觉得。”
朱樉歪着脑袋道,“你们不知道吗?钟山闹鬼啊,大嫂喝开平王都来找大哥索命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