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长宁:不想动。
……不想嫁人。
但迎着方慧的目光,沈长宁到底伸手,翻开第一页。
打开瞬间,沈长宁沉默了。
方慧已然坐到她身旁,看她停留页面,以为她在考虑,忙道:“这是工部郎中家的二子,嫡母所出,我去洗心寺上香时,瞧见过一次,人品贵重,认识的,谁提到他,都交口称赞。”
沈长宁举起册子,给她看。
方慧顿了顿:“虽然人长得是差了点,但别的方面,绝对没差错。他家长子不大成器,又是庶出,全家都指望着他呢,而且父亲人在工部……”
这话说得委婉。
但天下间谁不知工部油水大。
户部管银子,尊贵,但不是花银子的,就算有几个虫蠹,运作起来也不抵工部。
沈长宁盯着画像,这好像不是差一点。
方慧见她一直盯着画像,还以为来了兴趣,“你可喜欢,我给你问问?”
沈长宁:“……这是不是代表着,以后我睁眼,左边是他,右边是像他的孩子。”
素来看中样貌的方慧:“…………”
她给沈长宁翻页,指着下一个道:“瞧瞧这个!李翰林家的三儿子,虽是庶出,但身上有功名,模样像他姨娘,也俊俏,你嫁去,可了不得!”
沈长宁知道李翰林。
不单知道李翰林,还知道张翰林、王翰林,天下间,凡是翰林的,都板正得好似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。
翰林,那是天下学子的典范,里面的人,都酸腐还迂,规矩刻在骨子里,尤其是孝道一途。
享福的是男子,吃苦的是内里女眷。
沈长宁把想法说出来,不忘跟上一句:“我要是嫁到他们家,一天得被婆母指使着站八百回规矩。”
方慧:“…………”
怎么感觉说的是自己呢?
她刚进沈家,就被婆母站了好几个月的规矩,大着肚子都不能歇息。
方慧又向后翻,连翻两页,顿了两下,都觉得不合适,这两个沈长宁肯定要挑刺,与其被落面子,还不如她主动剔除。
方慧翻了翻,终于在翻到某人时停住。
这个不错。
她连着翻,让沈长宁选,嘴里念叨:“你看,这个是李侍郎家的四子,这个是肃毅侯府的世子——”
全都是顶顶好的人家。
沈长宁:“…………”
听到第一个时,她还没反应,听到后一个,头皮直接炸了。
退退退!
此人乃宿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