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书喜欢有能力一统世界的,这谁不喜欢,如果再能带来个安稳甚至,那就是所有百姓都向往的生活了。
而刘邦,现在也不过是众多百姓中的一位。
范增,包括张良,他们都是和大秦有仇的,有坚定的灭秦的想法,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他刘季也需要灭秦。
他们都是从小生活都很不错的,刘邦一眼就能看出来,特别是张良,有些龟毛的性子,之前说不是金尊玉养的大家族,他都不信。
而刘邦,祖上也阔过,但是现在也穷了,有一点点积蓄能送他去读书的。
他和卢绾一起就读的马公书院,书院名声不显,是马维马老先生办的私塾。
不过刘邦并不爱读书,虽然聪明,脑子灵活,读书也读的快,但是他读书的那段时间,世道不太平,总是打仗,他也十三岁左右就当了游侠,想着去信陵君门下混口饭吃。
但是这世道,即使是信陵君也没活到刘邦过去,信陵君招募门客,但没到刘邦,他就死了。
信陵君的门客张耳此时恰好也招募,刘邦跟着他混过一段时间日子。
之后刘邦建立大汉,张耳也是开国功臣之一。
之后刘邦回到老父亲身边,又争取做了这大秦的泗水亭长,人有鸿鹄之志,但是也有安于小家的心,他的鸿鹄志,更倾向于信陵君那种。
交友无数,有门客三千,真性情,且仗义疏财,当个正直的好人。
能不打仗的话,刘邦是不愿意打仗的,特别是在接触小孩多了之后。
不是被生活磨平了棱角,而是更想要这世道,大家都能活着,能安安稳稳按部就班地读书识字明理,当个正直的人。
而不是年纪轻轻就要提着刀拎着剑上战场。
能像他爷爷那样,年纪大了有个安生晚年能过。
而不是因为年老体弱,于是成了战争中无足轻重的人物,甚至于是成了其中的炮灰。
有个太平盛世,那就太好了。
刘邦也愿意为了这个目标努力,而不是为了现在并没有的,当皇帝的野心。
“就我这样的,还能当好皇帝?我怎么就那么不信呢。”
刘邦声音说得极小,嘴唇也没让人看见在动,后者是知道有探子之后产生的后遗症,不给别人对口型的机会。
“你就不能好好当个皇帝吗?”韩信抱着自己的盔甲,像是被王母娘娘拆散的牛郎和织女,痛苦地涕泗横流,根本不给人一点观赏的余地。
被韩信指责的刘邦,腆着个大脸,伸手就要去拽韩信的盔甲,就像是没有听到韩信的话一样。
“哎呀,那有什么的,你这盔甲借我玩玩啊,在这看天书也太无趣了。”
刚刘邦发表的“高见”,韩信还没忘记呢,他顺势问了,“你真弄明白了那瞬时速度、加速度是什么东西了?”
韩信是明白了,他听课是很认真的,一直在努力跟在天书的脚步在学,但是刘邦,刚刚就在搞东搞西,也没听得样子,突然就发个这个,真就让本地人也摸不着头脑。
“没有。”刘邦理直气壮,“不懂装懂,就是我,反正没有人知道,吹牛也不犯法的喽,这个知识啊,什么时候学都是一样的,干嘛非得现在呢?”
好家伙,还好即使是传染性极强的病,也不能隔着网线就传播,不然啊,说这话的刘邦高低被人打一顿。
至于什么加速度之类的话,刘邦自然也没怎么懂,他甚至都没开始学习,只是在和韩信两人一边听着一边给萧何、张良找麻烦罢了。
【了解了匀速直线运动,现在我们来进一步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,当物体随着时间在匀速增加,是匀加速,而随着时间在匀速减少则是匀减速。
匀加速运动在自然界有个直观的现象,比如说,一个桃子从书上掉下来。
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,开始下落,这种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。
当地点一致时,物体落下的加速度是相同的,这种也被称为是自由落体加速度。
人对这自由落体、对加速度研究了很多,其中伽利略坚持自己的观点,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着重力加速度,他用木板和小球,反复进行实验,表明了铜球的滚动速度是和时间的平方相关的。
也在著名的比萨斜塔做过实验,实验的内容是物体的下落快慢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