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nbsp;nbsp;nbsp;姜清杳先在厢房里喝茶,看着高妈妈、李婆子、巧雀、云鹃还有两个来送她们的健妇铺床摆物,整理箱笼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待都收拾好了,男仆和健妇们与高妈妈作别,回去了。
nbsp;nbsp;nbsp;nbsp;高妈妈来告诉姜清杳:“家里每个月会来送钱送东西,这些姑娘不用操心。有我呢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姜清杳点头:“钱送来了就交给巧雀,东西妈妈管着。你们各管各的,谁管的东西短了缺了谁负责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连着两次拿捏失败,高妈妈心思彻底歇了。反正大家就这一年,对付过去就行了。等回去了,人家终究还是姑娘,她可能又要变回一个没有差事的妇人。
nbsp;nbsp;nbsp;nbsp;终于把两只手往腰间一叠,低了头:“是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姜清杳为期一年的守孝生活由此开始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姜清杳抬头看看湛蓝通透的天空。她在这里过了快十年的米虫生活,惬意得不得了。就算未来过得不好,这二次投胎也算够本了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当然,能过得好还是得努力过得好一点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但生为富家小姐,根据姜清杳的观察,姜家给女儿的嫁妆还是很不错的。而且嫁的人家也没有特别穷的。
nbsp;nbsp;nbsp;nbsp;所以只要不赶上那种烂赌烂嫖的败家子,怎么着都能过一个姜实富足的日子,至不济也是小康水平。所以姜清杳并不怎么担心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对自己的婚事姜清杳也并不操心。因为这里也根本不容得未婚姑娘去操心自己的婚事,那都是父母长辈的事。
nbsp;nbsp;nbsp;nbsp;明年三年之期就要到了。其实自她第一个婚约取消了之后,三夫人这个嫡母也一直在给她谋亲事。只人家一听到她要拖到十八那年才能出阁,就没有一个成的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大多连相看这一步都走不到,都是说媒的人一讲,对方便摇头了。
nbsp;nbsp;nbsp;nbsp;门当户对的女孩子多得是,做什么要等个十八岁才能出阁的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云鹃很是为她着急,怕她拖得年纪大了,说不到好的了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但姜清杳不怕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她知道这个时空大多数人是习惯到了年纪就订亲的。所以大部分年纪般配的婚事是在十四五左右就订下,十五六完婚。男性比女性的年纪大个三四岁也在“般配”的范围内,所以可能完婚的时候新娘子十五六,新郎官十九、二十也是常见的。
nbsp;nbsp;nbsp;nbsp;甚至普遍来说,在婚姻这件事上对男性的年龄的宽容度很大。三四十的老鳏夫续弦,续的也多是十五六及笄可许嫁的女孩子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但是与之相对的却是对女孩子年龄上的苛刻。女孩子年纪一大,很容易受人嫌弃。譬如她十八他也十八,则那个明明是同龄的十八的他,更倾向于订下十五六的少女,而不是十八的“老”姑娘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年龄太大,就被默认在婚姻市场的身价贬值了。或者给你配个老很多的,或者给你配个没那么门当户对的。
nbsp;nbsp;nbsp;nbsp;这就是为什么姜清杳的姐妹们在临近及笄的年纪就开始焦虑婚事,开始各种奉承讨好嫡母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但姜清杳两者皆不在乎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她是一个穿越客,心理年龄要比外貌年龄大很多。真让她跟个初中生、高中生年纪的少年拜天地入洞房,反倒是她过不去心理上的这个坎。太罪恶了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家境差一点也没关系。姜家对女儿的嫁妆是有规格的。公中给的嫁妆不会因为你嫁的差了就少给你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只要拿到那份嫁妆就有了自己的私人财产。如果嫁的人家境不好,自己仗着嫁妆腰杆子硬,不受气,也挺好。
nbsp;nbsp;nbsp;nbsp;总之,富有富的好,穷有穷的好。姜清杳想得开,所以并没有真正的土著姐妹的那种焦虑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她每天依旧过她的小日子,不事劳动的米虫生活简直不要太舒服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但是搁在别人眼里——三夫人说:“四丫头怎么越长越憨傻了?每天就知道乐呵呵的,二娘都生了两胎了,三娘也当娘了,她婚事到现在没着落,她不着急吗?”
nbsp;nbsp;nbsp;nbsp;孙妈妈也不能直说主家姑娘傻,哪怕庶出的也不行,只能说:“可能佛经读多了,豁达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“啧。反正我是尽心了,这是大和尚给她批的命,她爹也不能怨我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“哪能呢。昨天我还让来喜跑了趟李媒婆那里,专门告诉她夫人说的:四姑娘的婚事能说成,谢媒钱加倍给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“就是,你最知道,我是尽了力的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“阖家上下,谁不夸夫人你一句贤惠呢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“唉,反正你盯着,高媒婆、宋媒婆那里也记得去说。”三夫人说,“算日子妹妹和沈家外甥马上就要到了,眼下我可不顾上四丫头的事了。老爷子亲自发话了,让把后园的山房收拾出来给曦哥,那里幽静,适合曦哥读书。唉,这全是我的活计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“能者多劳。再说了,那是您的嫡嫡亲的亲外甥。长房、二房的倒是想捞这个活计呢,谁能越得过您去?”
nbsp;nbsp;nbsp;nbsp;三夫人露出了会心的微笑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年年三老爷打发厚厚的节礼往京城给妹妹和外甥送,真是没白疼着妹妹和外甥。
nbsp;nbsp;nbsp;nbsp;沈观高中了探花,老太爷高兴得撒了三天喜钱。姜家能沾沾喜气就已经很满足了,谁料得到新科探花高中后的探亲假竟然来探外家!
nbsp;nbsp;nbsp;nbsp;老太爷久经风浪的人,都差点欢喜得手舞足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