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廉:“让我用直升机的设备,我必须传出消息!轮船上的人还在等我们回去,如果我们一直没有回应,他们就会过来。”
到时候只会造成更大的伤亡,并且人多了,站点的食物也不够分。
最终,威廉在众目睽睽之下返回直升机,可他千算万算没有算到,在摸到的那一刻就是他的死期。
极寒天气之下,操作台上竟有“水渍”,他摸了一手。而等他开始操作,才发现里头的灯打不开,而操作台上的线路和按钮早就被砸了。
他摸到的不是水,而是会蠕动的、粘稠的血液……
“啊啊啊!救我!”
有人毁了直升机,被感染的人压根不打算让他们出去。“他”想留在这里等人类一个个送上门,“他”想壮大感染者的势力!
“不!”
众人看到,粘在威廉手上的“血液”汇聚起来,扭曲成一只多足的“蜈蚣”爬上他的脸,每一个细胞都与他的细胞粘在一起,连成撕不开的一面。
威廉拼命地想把它从身上扒下来,可只要沾上它,他的手就不断“融化”,以极快的速度被它同化成它的细胞。
前后不过十几秒,“小怪物”钻进了他的身体,而威廉爆发出凄厉的哀嚎,他的脊椎往后弯折,长出“多余”的类虫节肢,一步步朝活人靠近。
“救我!我不想死……死……”
脑细胞替换完毕,威廉失去了最后一部分自我。
当此时,阿萨思提着喷火器出来,对准变异物就是一通狂扫。为了让火烧得更旺一些,她直接掺了龙焰。
第256章
凡火混了龙焰,烧得极为强势,愣是在冰天雪地中把怪物烧成了一团黑炭。
可这发展明显是不合理的。
众所周知,在高海拔的雪山上,水的沸点会降低。同理,在零下几十度的南极,想靠一把喷火器烧死怪物也深具挑战性。
一来没有助燃物,连汽油都会在零下六十度“结冰”,更何况别的。
二来,就算有燃料,大部分在低温下也无法点燃,即使被点燃,燃烧也不够充分。
而第三,喷火器容易受到低温影响,导致材料脆化并失效。
所以,怪物化的威廉根本不可能这么轻易地被一把喷火器消灭,不掺杂龙焰,“他”起码能当场带走两到三个人。而不是像现在这样,变成了一堆无用的黑炭。
可见,混在人堆里怪物有一个目的,那就是扩大“感染源”,增加它的同类。
至于增加同类是为了像异形一样繁衍,还是为了混淆视听、增大自身的存活率,阿萨思倾向于后者。
毕竟,如果是前者,它们应该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同伴去死,异形也是有合作概念的,而它们似乎没有。
阿萨思把新获的信息藏在心里,趁着科考队惊魂未定、还没察觉到疑点前举起喷火器,对准直升机就想喷去。
果不其然,这一举动将人类的注意力从黑炭上拉回,他们企图阻止她。
无线电操作员死了,直升机是他们能联系外界的仅剩的希望,要是它被毁去,那几乎是不剩活路了。
然而,阿萨思不开口则已,一开口总能让人毛骨悚然:“外面这么冷,直升机里为什么会有没凝固的血?”
它不该结冰吗?
可它是流动的、新鲜的、热乎的,沾在操作台上,就为了算计威廉的性命,这说明了什么?
这说明破坏直升机的怪物来不及逃走,只能以感染威廉的方式吸引人类的注意力。它或许已经趁乱走脱,或许仍被困在其中,但无论是哪个结果,这直升机都是留不得了。
“烧了它!”多琳也拿起喷火器,“让开!”
他们没看到有东西从直升机里出来,那么它大有可能还在里面。烧或不烧,这不是一道选择题,而是必选题。
人类让开了,多琳的火焰喷到了直升机上。
也是在多琳出手后,阿萨思的火焰才紧随其上,依旧掺了龙焰。
当油桶中的油融化,在高温中爆炸、燃烧、将直升机轰成了碎片。恍惚中,他们是听到了怪物尖锐的叫声,沉重的心情总算得到了一点宽慰。
至少干掉了一只,不是吗?
至少多了点存活率,不是吗?
可这宽慰并没有持续太久,当玛丽亚提出“集合,看看少了谁”时,他们发现除了死去的威廉和马丁,剩下的人一个也没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