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县学附近摆了流水席面,只要说句祝福的吉祥话,必能来吃席面。
原本要说要摆个七八日,最后想着马上夏收,这才只摆了三天。
而那十个秀才每日都要到场,毕竟是为了看他们的。
为首的林元志是重点“参观”对象,各家的孩子们个个都要来见一见,家长还会道:“以后要像林秀才学,听到了没。”
林元志自己都无奈了,反而是去年唯一考中的张秀才非常理解。
去年他也是这么过来的!
张秀才原本只是来祝贺,没想跟林元志聊得十分投缘。
因为他们说着说着,竟然达成一个共识。
“还是感谢纪大人。”
“没错,是纪县令重新办了县学,才有我的今日。”
“不仅如此,还要学纪大人的本事,他对我们并不是刻意照顾,而是因为他会照顾所有人。”
书生也好,匠人也好,耕农,佃户,甚至流民。
纪大人都在想办法对他们好。
没看到制糖作坊做出的蜂蜜有多香甜。
没看到马上夏收,田地里麦子金灿灿的。
甚至连夏收之后的棉花种子,也都提前安排好了。
林元志年后一直在读书,虽然知道整个县都在修路,但考完试回来,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惊。
不管是回来的官道,还是回乡的道路,怎么会这样好?
下了两场雨之后,道路也不见泥泞,行走非常方便,跟之前对比起来天壤之别。
总之两人聊着聊着,只觉得双方说的,正是自己想的。
于是张秀才跟林秀才两人自然成为好友。
连着三日的流水席,激励不知多少学子的心,也让更多家里愿意送孩子去上学。
看看人家读书人的排场,以及读书的便利,这都不用多说了。
也因为靠着蜂蜜蜂糖,又有不少人攒了积蓄,有余力去孩子去读书,肯定会去的。
纪楚在流水席开始的时候也去了一趟,之后便不好露面,这是新秀才们的场合。
宋教谕则忙前忙后,嘴都要笑歪。
十个秀才啊!
全都考中。
他做梦都没有这么好的结果。
等流水席结束,纪楚也要去沾桥了,之前跟着过来的沾桥夫子学生们也蹭了席面,但难免有些沮丧。
但得知纪大人跟他们一起回沾桥,又是不同的表情。
让他们意外的是,万众瞩目的林秀才竟然也要同去。
虽说刚考中,林元志也没打算休息,他兴致勃勃道:“纪大人,您这次去沾桥县,肯定等着夏收之后种棉花吧?”